自两年前马云提出“物联网的本质是智联网”这一论断后,智联网(AIoT)一词便火速走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AIoT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将物联网IoT与人工智能AI结合在一起。
那么,两者的结合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又能为行业带来哪些前所未有的变革?带着这些疑问,物联网行业知名媒体和研究机构——物联网智库(微信ID:iot101)开启了新的探索。
故人千万里,挚物始报秋。8月8日,由物联网智库主办的首届“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于北京正式召开。这是一场立足未来AIoT产业视角,以AIoT产业领航者和实践者为主角,复盘AIoT落地成果和现状,探索AIoT未来赋能潜能的行业盛会。会上,物联网智库重磅推出全新子品牌——“挚物”,并成立“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以期更加深入地观察、研究并服务于产业。
本届峰会汇集近千名AIoT从业者和数十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大咖,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信通院的倾力支持;国内物联网平台巨头(阿里、华为、新华三)、国内通信界核心企业(亚信集团、中移物联、广和通)、全球工业互联网资深玩家(施耐德电气、研华科技)云集而至;此外,云服务、物联网平台、工业云平台、人工智能、车联网、低功耗网络通信等领域的明星创新企业(涂鸦智能、PTC、南京AiRiA研究院、艾拉比、广芯微、西云数据、霍尼韦尔、罗克韦尔等)也悉数加盟。物联网界的元老、砥柱和新秀同台秀肌肉。
与会嘉宾的演讲内容纵向贯穿“端-管-边-云-用-服”物联网六层架构,横向覆盖ICT、工业互联网、电力能源、智能家居、智慧地产、车联网等物联网垂直核心应用,为在场的观众们“烹制”了一场挚同道和的AIoT盛宴!
中国信通院副院长余晓晖在开幕词中表示:AIoT涉及了当前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最为热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两大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从信息通信技术的角度,涉及了物理世界的感知和智能分析,再加上5G、边缘计算等技术,构成了当前最重要的赋能技术体系,驱动着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革命,这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基础。
10年前,中国最早提出了建设“感知中国”,欧盟出台了物联网行动计划。随后的几年中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也相继提出和付诸实践,物联网从面向消费者的可穿戴设备向生产、生活、城市以及自然环境等各个领域全面渗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在此过程中,物联网所需要的广域网络连接技术条件逐步具备,而人工智能则基于物联网获取的海量数据、移动和光通信技术的高速传输以及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强大算力,开始真正将物联的价值发挥出来,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强大力量。
可以说,到今天,我们看到信息通信技术的各个板块基本具备,从而可以改变我们认识物理世界、优化物理世界的方法,基于泛在深度的连接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这是一个新的方法论,是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而AIoT代表的物联网、人工智能无疑是这一方法论的基础,也是发展最为迅速、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自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颁布5G商用牌照以来,我国可以说正式迈入了5G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 正在引领IoT 标准的演进。3GPP通过仿真向ITU提交报告,说明在LTE和未来5G频段工作的NB-IoT和eMTC能满足5G的连接密度要求,因此NB-IoT和eMTC可纳入5G低功耗广域网(LPWAN)物联网标准。
我们已经走过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现在来到了智联网时代,AIoT=AI+IoT,即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物联网,推动万物智联。IoT标准主要解决数据传输技术,而AIoT关注新的IoT应用形态,要强调的是服务,特别是面向物联网的后端处理及应用。
应该如何理解AI、IoT和5G之间的关系?邬院士在演讲中表示:AI与IoT相辅相成,IoT为人工智能提供深度学习所需的海量数据养料,而其场景化互联更为AI的快速落地提供了基础;AI将连接后产生的海量数据经分析决策转换为价值;5G则是连接AI与IoT之间的桥梁,5G的增强移动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和广覆盖特性及边缘计算的结合,使得AI与IoT融为一体。
在邬院士看来,AIoT将经历单机智能、互联智能和主动智能这三个发展阶段。未来AIoT的发展,仍然需要标准化推动,企业间合作提升兼容性,需要威胁情报共享,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显然,物联网正在全面升级为智联网,而智联网正在创造全新的数据和全新的场景,为了顺应这一趋势,物联网智库在今天全面升级为“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
物联网智库CEO赵小飞强调:“成立专门的研究院并不是心血来潮,实际也是我们此前工作的延续。2015年我们经历了第一个关键节点,决定转型研究型媒体,从此之后的4年时间里,我们在多个方面成为首个吃螃蟹者,包括发布国内首份低功耗广域网络调研报告、国内首份二维视角的物联网产业图谱、配合国家级智库承担部委重大课题。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我们顺势而为进入第2个关键节点,也就是今天自有品牌研究机构与大家见面。”
关于“挚物”这个名字的由来,物联网智库CEO赵小飞进一步解释道:“挚和智慧的智同音,但它拥有更深的内涵,挚意味着挖掘、握持;挚是商朝开国元勋、谋略家伊尹的名字;挚让我们彼此倾心,彼此携手。”
研究院初期专注的领域,包括横向的5G、产业AI、区块链,垂直领域智慧地产、泛在电力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旨在通过研究报告、课题、政策咨询形式为业界提供服务。
物联网智库运营总监刘敏介绍道:“研究院未来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为业界提供权威性的风向标,具体工作是推出AIoT各类榜单,第一期榜单将于2020年初发布,分别是AIoT领航者企业榜、AIoT成长企业榜、智慧生活创造者榜单、工业互联网实践者榜单4个榜单,未来会有更多榜单问世。”
在了解智联网的发展现状之后,物联网智库创始人彭昭进一步展望了AIoT产业的未来。
在彭昭看来,我们当下的处境可以用“冰山”来进行描述,冰上之上是可见的部分,冰山之下是被很多人忽视的部分。
冰上之上,独角兽的数量激增;冰山之下,传统行业面临窘境
冰山之上,摩尔定律逐步见顶;冰山之下,反摩尔却难以停止
冰上之上,各项技术持续更新换代;冰山之下,前进的道路上充满各种质疑,每家公司都要一路升级打怪
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正在用自己的实践,尝试用完全不同的过程,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他们的思维模式可以被总结成三个关键词:“逆流”、“渗透”和“解耦”。
图:“逆流”、“渗透”、“解耦”
“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智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产品的销售会真正形成闭环。过去的产品型公司,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会变成一个新型公司:万物运营商。”彭昭感慨的表示,“以前的成功经验在今后不再管用,不管你爱或者不爱,智联网都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彭昭还是物联网领域知名专栏【物女心经】的作者物女王,会上,她还与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兼副社长刘九如一起发布了自己的最新著作《智联网·新思维》。
如果说AIoT是一趟高速列车,那么制造领域一定是这辆车上的首批乘客。“正所谓‘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那么你相信工业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能够在未来创造万亿级的企业吗?”在演讲的一开始,阿里云智联网首席科学家丁险峰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他看来,工业物联网如何赚钱是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丁险峰表示: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并重的阶段;整个制造业存在管端装备水平较低,工业软件发展缓慢、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相关制造企业则面临生产成本上升,供应链协同低效、产销数据脱节的挑战。所以,亟需加速数字化进程,推进智能制造落地速度,全面优化制造业。
在阿里眼里,智能制造是对现有能力的优化提升;是中小企业的普惠智造,是工业物联网+互联网的具体实践。工业互联平台在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数字化工厂的“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键任务是实现工业软件APP化;并且是智能制造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阿里工业物联网平台包括端设备、边缘计算、云平台、应用及解决方案四个部分,为智能制造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服务,具备广阔的工业应用服务市场。
恰逢5G商用元年,AI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物联网在数年的积累中正迎来发展的“新拐点”,向着AIoT方向发展。
华为物联网平台总经理王强表示:“IoT使能行业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化也促使着IoT加速创新。当下,面向AIoT-ICT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和各行业龙头正面临三大挑战,即联接挑战、行业数字化挑战和AI挑战。而‘5G+IoT+AI+Cloud’正是真正驱动行业数字化变革、实现商业闭环的创新动力和解题良方。”
华为以行践言,目前,华为AIoT战略已经在城市、园区、交通、车联网、物流、电力等8大行业的200+个项目中进行了探索,在三大场景(海量重复、专家经验、多域协同)将AIoT与行业智慧相结合,实现效率提升、专业传承和突破极限,致力于做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引擎,帮助万科、DHL、延崇高速、深圳交警、PSA、东风,国家电网等企业进行AIoT开发应用落地。
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镭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暨CEO武军、万智生科技创始人暨CEO金亚东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互联网场景革命三人谈”。
自称通信行业老兵的田溯宁十分关注物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他在演讲中表示:“通信行业曾经有最好的商业模式,即为时间和距离付费。那么面对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新的业务模式应该是怎样的?与以往任何一次不同,物联网扩展了人类观察世界的视野。站在这个角度,会有许多新的场景出现。在我们向往5G带来的万物互联的新世界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想好怎么通过它来赚钱,而光想是没有用的,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面对田总的问题,武军认为应该先从场景入手。他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应用场景:
中国每年有8000万头仔猪在出生72小时内死亡,其中母猪误压致死是一个主要原因,人工解救措施将会变得越来越昂贵,物联网新范式能否帮助到延续几千年的养猪行业?
武军创立的镭场景实验室就是为了挖掘、提炼、策划类似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设计场景运营模式,研发适用于场景的产品原型,致力于成为物联网场景的定义者和实践者,为产业物联网提供创新、创业的核心动力。
金亚东创立的万智生科技关注的领域则更加细分,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2亿家庭用气,4亿家庭用水,3亿工业用电节点,而对于70%的用户日常实际消费情况,我们一无所知;公用水/气行业依然靠人工抄表或者预存解决收费问题,却对于高达4-5%的行业气损和15%以上的水损一筹莫展。我们只做一件小事:将存量表具无损低成本快速升级为大数据来源。”
物联网产业方兴未艾,正进入发展快速期,5G将加速万物智联时代到来。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作为行业领军者,中国移动早在2012年便成立全资子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中移物联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总经理肖青表示:“截至目前,中移物联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已涵盖智能连接、开放平台、芯片模组、智能硬件和行业应用,定位为物联网业务服务的支撑者、物联网专用产品的推动者、专用芯片和模组的提供者。”
此外,中移物联陆续推出的自主连接管理平台OneLink及PaaS层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已经成为中移物联的重要抓手,利用运营商优势,发力物联网行业智能管道建设,为行业赋能端到端行业解决方案。
中移物联正在依托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构建合作共赢新生态。据统计,目前联盟已经覆盖8大产业链、26个行业领域、超过800家合作伙伴。
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分享了其在制造领域的一些数字化实践。
在施耐德电气看来,工厂95%的问题与信息的不透明、管理的有效性差和决策的及时性相关:首先,有用信息被掩盖,管理层无法洞悉生产过程,也就无法对正确决策形成辅助,谓之“看不见”;第二,管理决策流程不合理,导致管理层很难把真正的战略意图落实下去,谓之“够不着”;最后,问题追溯不及时,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止损,谓之“来不及”。这往往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产品质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
施耐德电气智能制造业务部能力中心经理刘益群表示:“施耐德电气创新的推出了EcoStruxture工厂顾问数字化解决方案,Factory Advisor工厂顾问数字化解决方案能让工厂现状一目了然,纤毫毕现,有助于制造企业打开工厂的“黑箱”,让生产制造的过程变得透明可视。”
物联网正在进入快车道,行业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涂鸦智能董事长兼总裁陈燎罕结合涂鸦智能的发展历程,分享了涂鸦智能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在陈燎罕看来,连接是万物互联时代最大的挑战,但也是物联网技术迷人的地方,涂鸦智能作为全球化AI+IoT平台,在连接技术方面持续推陈出新,为用户带来万物互联的人居体验。
陈燎罕认为,只有生态赋能与技术引擎并重,方能引领智能商业大时代。基于此,涂鸦智能的打法主要针对技术独创、消费级AI和商业模式独创等方面。
在技术独创方面,涂鸦智能作为全球化AI+IoT平台,在连接技术方面持续推陈出新,公司不但独创有支持市面所有主流通信协议的佩嘉司和敏捷快速控制连接技术,还拥有市面上最可靠的全方位智能管家贺酷司,可同时管理数百个设备。
在消费级AI研发方面,涂鸦智能不但拥有能够实现“多意图”指令的语音AI默库司和可实现IPC和涂鸦app之间双向沟通对讲的视觉AI灵萨司,还拥有能够一站式赋能产品智能化的Tuya IoT 平台和涂鸦云等产品。
另外,涂鸦智能独创六大SaaS商业模式,涵盖全屋、酒店、养老、安防、公寓、共享等领域,还推出星云计划等一系列规划,持续赋能领先的智能生活体验、制定行业标准。
基于国内运营商及手机市场现状,eSIM难于短时间内颠覆手机市场,其真正的爆发点在于物联网。根据GSMA预测,2020年,全球移动互联设备将达到105亿台,远远超过全球人口总数,面对如此海量的移动互联设备,eSIM凭借其优势打开了物联网大门。
那么,物联网eSIM的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在本次大会中,中移物联集成电路创新中心高级产品总监王生鹏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端云结合,物联网eSIM发展之路》的演讲,从空写贴片卡的价值与优势、端云结合的空中写卡体系、eSIM的未来应用及思考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物联网eSIM卡的演变历程及未来发展之路。
王生鹏表示,“eSIM卡是沿着插拔卡、贴片卡、空写贴片卡、eSIM卡的进程发展的,我们将继续完善具有空写能力的贴片卡产品体系,积极探索多种硬件形态下的eSIM与iSIM,提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最优解决方案。”
成立于1983年的研华,在企业近四十年的成长中将自身定位为智慧地球的使能者。研华科技工业物联网事业群副总经理林清波认为:物联网将成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数位变革时代,企业将经历数字赋能、数字经营优化和数字经营转型三个阶段,这也是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差异体现。
当下,边缘智能化已成为趋势,云端智能依旧不可代替,数据价值愈发重要。立足于此,研华携手产业伙伴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漫漫长路上推出可独立、可集成、可扩展的WISE-PaaS工业物联平台架构,大力布局工业物联网、边缘智能、智能工厂、能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智能交通、智能零售、智慧物流和智慧医疗等领域,助力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之旅。
同时,研华AIoT战略创造性的提出共创SRP微服务,以共创模式赋能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
在本次峰会上,PTC物联网业务拓展经理高谊从“PTC 数字化转型新视角”、“THINGWORX构建企业数字中台”、“VUFORIA AR创新企业数字体验”三个角度阐述了构建企业数据应用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PTC认为当前大多数企业正面临人才短缺、风险和成本压力变大、数字化颠覆的挑战,致使工业企业投入了至少数十亿美元。在THINGWORX构建企业数字中台方面,THINGWORX能实现中台建设的核心步骤;企业中台带来的更多机会正在开创大量的创新性业务。
此外,高谊还在演讲中为在场观众展示了相关企业中台案例。在VUFORIA AR创新企业数字体验方面,高谊表示,“AR 是计算机技术由UI转向UX的驱动力,能给企业带来整个价值的提升,是制造业的关键用例”。
在本次峰会上,艾拉比市场副总裁万学靖分享了主题为《OTA:5G全连接AIOT应用的催化剂》的演讲。5G和AI可以说是万物智联时代鲜明的两面旗帜,艾拉比认为:5G+AIoT的应用落地需要四大基础能力赋能,分别是算力、连接、安全和OTA。
艾拉比以智能、安全、稳定、高效为核心服务理念,专注为汽车、物联网领域合作伙伴提供专业OTA升级、故障诊断技术解决方案及定制化服务,让客户以最优的投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稳定可靠的设备管理、远程升级、远程诊断等售后维护能力。在演讲中,万学靖重点阐述了艾拉比以OTA技术为核心的解决方案体系,分别是物联网OTA解决方案——IoTA;车联网OTA解决方案——VOTA;云诊断解决方案——DOTA。
在涉及到艾拉比核心优势的车联网解决方案时,万学靖进一步表示,“VOTA+DOTA正赋能智能网联汽车的数字化管理运营,通过VOTA管理平台、DOTA平台、数字化管理运营中心三方面融合创新实现。”
5G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而对于物联网产业来说,5G将会解锁诸多领域的应用,从而带来无限的市场价值。基于这样的背景,广和通市场总监朱涛发表了题为《5G,创新引领IoT全球》的主题演讲。
朱涛表示:“围绕5G场景下算力中心的转移和对模组速率的细分需求,广和通对模组产品进行了创新布局,以蓄势推动行业IoT转型从0到∞。广和通还发布了首个全球LTE漫游设备,首个1Gbps 全球漫游PCIE 接口,旨在为芯片厂商打开IoT千行百业的入口。”
为了进一步推动5G发展,广和通正在不断加大人才储备和研发投入,至今已完成:
全球300+国家、地区的认证,600+CA认证
打破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局限
赋能基于ARM 架构的新型应用
领先行业的技术优势
超70%的研发人员占比,在5G技术上的研发投入超1亿元
覆盖全球的技术支持体系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学研机构代表,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AiRiA)副院长冷聪介绍了当前AI产业的全球格局和我国AI芯片的发展机遇。冷聪分析道,AIoT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诉求,一如50年前阿波罗登月制导计算机的情况,都是向更低功耗、更小体积、更强智能的趋势而演进。
随着万物智联时代各领域、场景、硬件对于行业别专用芯片和边缘算力的需求激增,以及大国间科技竞逐的加剧,合作形势的紧张,使得我国对于布局核心技术平台、卡位高端AI芯片显得愈加迫切。
在AI三层架构中,底层芯片的基石地位不可动摇,中间层运算框架和加速引擎则是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它们共同支撑上层各种算法模型,赋能行业创新。在AiRiA看来,日益增长的智能设备和海量数据都需要AI算力的不断惠普。因此,为满足很多物联网场景高速率、低功耗、低时延、低成本的切实需求,以及加速对于跨平台、跨设备、巨量数据价值的挖掘,AiRiA切入AI芯片和AI加速引擎软硬两个方向。
AiRiA研究院打造了全球首款可伸缩极低比特量化AI芯片——量化神经处理器QNPU(Quantized Neural Processing Unit),它创新地应用了AiRiA厚积薄发的全球领先的极低比特量化处理技术,可通过大规模神经网络实现片上计算,该特性使得许多在功耗、算力、体积、成本方面有综合诉求的物联网场景被精准满足。同时推出自主高效的加速引擎QEngine,可在模型压缩、算力提升、功耗节省和框架兼容方面得到大幅度优化。
目前,该成果已在多个行业进行探索和落地,为车联网、安防、无人机、智慧物流、智能工业等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工智能软硬件解决方案,打造自主可控的AIoT产业生态。
如果问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一定会很有多人脱口而出两个字“堵车”。2016年,北京人每年因拥堵损失10944元;但2019年,北京人每年因拥堵损失下降为8400元。这些变化,离不开智慧城市等解决方案的实施;不经意间,智慧城市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本次峰会上,新华三无线产品线市场总监刘晨发表了题为《物联网与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演讲,着重介绍了新华三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实践和创新。在新华三看来,城市数字化之路分为三个阶段:打基础——建设能够精准映射城市实体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城市 建设“由实入虚”;建模型——构建基于“虚拟城市”的数字化模型,实现规建管一体化;强应用——“由虚入实、虚实结合”,实现智能化管控。
未来,新华三希望能用物联网开启数字化转型,构建未来数字孪生城市!
为什么我们需要IoT?因为人类期望以有限的成本获得必要的信息以了解世界,但是:一方面,有限频谱下更大的信息获取量会导致更复杂的通信系统(协议、芯片和设备);另一方面,低频谱占用的LPWA虽然成本和功耗极低但极少的信息获取量也缺乏价值。这即是广芯微(ZETA联盟)BD总监周晋在演讲中为人们介绍的“LPWA的盈利不可能三角”
那么,LPWA的盈利出路在哪里?周晋认为,LPWA的盈利出路在于基于ZETA/ZetagTM这种极低能耗的高效长距组网通信协议:
1.AIoT,前端轻度AI计算基础下只回传最终的分析结果;
2.Soft IoT,更有亲和力的成本基础下只回传极少的必要信息,端侧甚至是用后抛弃;
3.以应用定义LPWA芯片,以芯片驱动LPWA应用落地。
换言之,LPWA应用需求就是出路,解决LPWA盈利不可能三角的方法就是:以应用拓展全新维度”。
云计算作为智能时代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西云数据战略合作及行业解决方案部高级顾问袁赫麟在题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实践》的演讲中表示:西云数据致力于将世界先进的 AWS 云计算技术带给中国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安全、稳定、可靠的云服务,全力支持中国企业和机构的创新发展。
对于用户来讲,AWS IoT不但能够为其提供预测性维护、生产力和流程优化、制造设施保障等服务,还能通过AIoT,实现设备群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收集、模型生成等功能。
另外,基于AWS IoTAnalytics,用户还可对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据介绍,AWS IoT Analytics汇集了机器数据的数据准备、优化的高性能存储、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自定义分析、调度和自动化等,能够进行持续分析。
目前,西云数据已将AWS IoT广泛应用于风电平台、智能家居、智能导航设备、工业设备性能管理等领域,进一步为客户降低业务成本、推动价值创造和增长。
霍尼韦尔(Honeywell) 旗下全资子公司Tridium在演讲中展示了其最新的Niagara(尼亚加拉) 开放式物联网框架。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Niagara处于平台层中的应用开发、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应用层中的物联网智能终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中。
Tridium中国区销售总监崔鲲表示:“Niagara是开放的物联网软件框架,是物联网领域内的安卓系统,是快速进入市场的工具,并且具备丰富生态社区资源”。
目前,Niagara在全球的市场覆盖率超过75个国家,超80万的安装和部署以及超3万认证工程师。在应用场景方面,囊括了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暖通空调设备、安防门禁、智慧农业灌溉系统等十二大应用场景。Niagara Framework是一种创新的物联网技术,更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的一大特点是会产生大量数据,不同于互联网中主要靠人产生数据,物联网时代的数据更多的由传感器产生,其数量是巨大的。如果能够有一种方法高效处理这些数据,包括存储、查询、计算、分析等,将会带来极大的价值。因此云端数据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这些数据存在的共性是——几乎都为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即统一指标下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例如,股票大盘走势、气象变化、内存监控等数据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都属于时间序列数据。处理时序数据的数据库称为时序数据库,已经成为近来最热门的新兴技术之一。
面对国内市场空白,涛思数据创始人陶建辉携TDengine 而来,作为物联网平台中一款重要的中间件产品,TDengine不但具有数据库的功能,也具有大数据所需的消息队列、缓存、订阅、流式计算等功能。
陶建辉在演讲中表示:“TDengine定义了创新的时序数据存储结构,通过采用无锁设计和多核技术,TDengine让数据插入和读出的速度比现有通用数据库高了10倍以上。”
IoT和AI的“邂逅”并非偶然,而是“命中注定”:一方面,IoT所产生的庞杂数据只有AI才能够有效处理;另一方面,对于AI至关重要的数据也只有IoT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
经过数十年摸索,AIoT已然成为包括制造业、交通、建筑、能源、电力、教育、物流、零售在内的各大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必由之路,并创造出5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当然,AIoT目前仅是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面临重大挑战,创新永远在路上,期待明年挚物,再次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