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市场数据亮眼,新能源成绩突出,智能网联化升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作者 | 物联网智库2023-05-19

国产自主品牌在汽车转型发展的上半场,即电动化升级方面已经取得突出成绩,全球竞争力领先。但在下半场,即智能网联化升级方面,我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五月初,乘联会、国汽智联、WAYS等机构相继发布汽车行业最新产销量相关数据。

图表1 2023年1-4月国内乘用车产销量相关数据

图片

来源:乘联会

一、1-4月国内乘用车产量同比增幅明显,销量基本持平,存量市场特征显著

我国乘用车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增幅,企业端复苏势头稳健。2023年1-4月,我国狭义和广义乘用车的产量分别为686.8万辆和695.5万辆,相较2022年同期分别上涨8.2%和7.7%;其中,4月份的产量分别为177万辆和178.5万辆,同比分别增加79.5%和77.8%。4月的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2022年3-4月,吉林、上海等汽车工业重镇相继爆发新冠疫情,受封控等不利影响,2022年4月的乘用车产量处于一年中的最低位,远低于正常月份的产量水平。

同时,狭义和广义乘用车的国内市场销量分别为589.7万辆和598.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略降1%和1.2%。2019年以来,我国乘用车整体市场已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销量的相关最新数据符合并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4月份的销量分别为162.4万辆和164.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5.5%和54.4%。除上述提及的去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导致基数低这一因素外,车市受此前大降价促销带动,叠加“五一”小长假出行用车需求增长,带动4月购车消费前置,4月整体车市延续3月底的态势,企稳修复。

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量爆发式增长,已成乘用车最大结构增量来源,国产自主品牌表现优异

在乘用车整体市场中,新能源乘用车的国内市场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新能源乘用车已成为最大的结构增量市场,其销量占比正持续攀升。今年前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4.2万辆,占到同期狭义乘用车销量的31.2%,销量同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36.2%;其中,4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2.5万辆,约占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的34%,销量同比增幅高达85.8%。

在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品种BEV(纯电动汽车)和PHEV(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二者中,BEV仍然占据大头,占比在7成以上;PHEV的占比自1月份以来有明显提升,由2022年下半年的大约24%上下,增至2023年1-2月的30%以上,4月份为27.8%。

同时,国产自主品牌表现优异,获得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明显增量,国内市场1-3月销量TOP 10的品牌中,有7个为国产自主品牌;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亮眼,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图表1 2023年1-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TOP 10厂商销量

图片
图片

来源:WAYS

三、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L2级国产自主车型发展逐渐形成规模优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智能网联方面,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智能化进程保持高速发展,消费者接受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受市场驱动明显,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1-2月,L2级乘用车累计上险量为99.46万辆,同比2022年同期上升5.9%,其在整体乘用车上险量中的占比达40%,较2022年同期提升了11.7pct;其中,2月份L2级乘用车的上险量为50.43万辆,占整体的40.5%,同比上升50.5%。

图表3 2023年1-2月各智能级别乘用车上险量

图片

来源:国汽智联

结合动力类型来看,L2级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表现更好,尤其在增程车和混动车的渗透率较高。2023年1-2月,L2在混动车的渗透率为80.1%,增程车更是高达100%,L2已成为增程车的标配;纯电动车型和插混车型中,L2的渗透率分别为43.2%和66.3%。纯电动车型中有较多低价车型,或出于为更好地控制成本而未配置L2级功能,采取以低价换取销量的策略,在整体上拉低了L2的渗透率。

图表4 2023年1-2月各动力类型乘用车及L2级上险量

图片

来源:国汽智联

从车辆系别来看,国产自主车型的L2上险量规模最高,美系车型的L2上险量渗透率最高。2023年1-2月,自主车型的上险量规模达到44.23万辆,为国内市场最高,较第二名的日系高出89.4%;美系车型的上险量渗透率为66.9%,为中国市场最高,较第二名的日系高出10.9pct。

图表5 2023年1-2月各车系乘用车及L2级上险量

图片

来源:国汽智联

从厂商销量规模角度,整体上险量TOP 10与L2级上险量TOP 10存在错位,其中比亚迪乘用车市场份额和L2上险量规模均排名榜首;从厂商销量渗透率角度,特斯拉的L2级上险量渗透率最高,达到100%,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次之,分别为76.5%和70.9%。

图表6 2023年1-2月中国乘用车上险量TOP 10情况

图片

来源:国汽智联

图表7 2023年1-2月中国L2级乘用车上险量TOP 10情况

图片

来源:国汽智联

四、国内汽车产业未来升级发展展望

总的来看,国产自主品牌在汽车转型发展的上半场,即电动化升级方面已经取得突出成绩,全球竞争力领先。除了在国内市场已奠定大幅优势地位外,“出海”势头良好,出口已成为支撑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中汽协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企业出口汽车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0%。《瞭望》新闻周刊总结,在实现“量”的增长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更出现了“质”的飞跃,呈现出出口车型高端化、出口对象多元化、出口产业链条化三大特征;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了成本更低、更能抵御市场波动等多重优势。以据麦肯锡发布的数据为例,中国纯电车型的续航价格比约为21公里/1万元人民币,而国际车型的续航价格比普遍约为11公里/1万元人民币。预计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出口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新时代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新动能。

同时,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与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且还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未来,新能源汽车在下沉市场将具有比大城市更大的普及潜力,预计车企下一步或将推出更多经济型电动车,并协同加大充电桩的建设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更好地普及。

但在下半场,即智能网联化升级方面,我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升级,将促使汽车的技术架构、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和创新技术应用发生重大变革,并带动顶层规划和安全发展布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在技术架构方面,电子电气架构将加快向计算集中化、应用层软硬解耦方向发展,对车辆实现人-车-路-云协同的要求日益提高。二是商业模式将从传统的一次性产品消费转为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务成本大幅降低、网络效应持续增强,且利润池将发生显著转移。三是产业生态将与旧有生态有重大区别,车辆、主机厂、Tier1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四是汽车产业积极拥抱AIGC,正探索将之应用于品牌传播、产品营销、客户服务、座舱交互、自动驾驶开发、智能驾驶辅助训练。在此背景下,汽车产业的顶层规划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促进预期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预计将成为未来政策重点之一;产业安全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智能底盘、车用操作系统、下一代感知系统、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投入有望不断提升。

相关洞察和展望我们将在5月31日举办的2023数智产业领袖峰会上,发布《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洞察暨生态图谱报告》,对此作进一步的详细论述,敬请关注。

评论代码
近日,有消息称大众汽车与华为就“在中国汽车中使用华为软件”一事举行了会谈。消息还称,除华为外,大众汽车也和其他中国团队进行了类似的会谈。18日,大众中国方面就此事回应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其他公司
2023-05-19